close
由地理上來區分,史前的新時代時代壁畫、石柱群,以及現在才要開始分享的希臘藝術才算是誕生在所謂”西洋”範疇裡的藝術。 不過,在傳統上,都會將屬於西亞的兩河流域,與北非的埃及地區的藝術史,納入西洋藝術史的範疇。而這樣的”藝術史”與”地理學”分類不一的狀況,到底合不合理,實際上就藝術史的發展脈絡來看,是有其立論基礎的…..
最明顯的例子之一,就是早期希臘文明中的藝術,看得出一些與埃及,甚至兩河流域的影響證據。 根據目前的主流觀點,希臘地區最早出現的文化,也可以說是歐洲文明的開始,應屬於今日克里特島(Crete)的邁諾安文明(Minoan,BC3,650-1,400)。在該文化圈中的重要遺址Knossos,(BC 2,100-1,800)中出土了不少人物壁畫,如圖一的濕壁畫”拳擊男孩”所示。

畫面中人物多以側影描繪之,這與如圖二埃及中王國時代的Kethi tomb壁畫的搏擊場景,多有相似。

又由其他出土文物以及與周邊文明比較,也的確支持Minoan文明與地中海東岸、埃及間多元文化交流的史實,應是當時地中海貿易圈中相當活躍的一員,與周邊地區有穩固的航海貿易路線。故而可以肯定,Minoan的藝術,卻有受埃及與兩河流域文化圈影響之可能……
不過,若我們仔細觀察圖一的拳擊手,其在手部的動作上,有著左側拳擊手的左臂在較靠近觀者處,右側拳擊手的左臂,則在較遠處的一前一後的空間感之營造,而這一點,就是埃及壁畫所欠缺的了。因此,Crete文明,實際上可以說是有著”自我個性與創新”的”多元文化”。
能夠凸顯出Crete文明的”自我個性”的藝術史證據,在其他的濕壁畫(fresco)與雕塑上,更能具體地顯露出來。比如說,圖三,在Knossos遺址的”三女像”,其雙手敞開至於身體兩側的肢體動作,以及帶有身體扭轉的姿態,就比埃及藝術的人物活潑的多了;又在服裝上,顯現展現出一種截然不同的社會開放風氣---上空的女性,也與兩河流域及埃及有著明顯的差異…
不過據考據,她們是有神聖地位的崇高女性,不是祭司,就是主角,那是一種”神聖的Free Nipple”啊!!!不知道PO這張圖,臉書會不會把我的網誌取消.....@_@

這樣的獨特性,在雕塑上更加明顯。如圖四的Minoan Snake Goddess,與前一篇埃及藝術網誌中的雕像範例相互對比,更能展現出Minoan雕塑的自由、多變。與兩河流域與埃及藝術人物雕像的樣板化相比,Minoan的藝術氛圍,是多麼地與眾不同!!!坦白說,拿著蛇這樣揮舞,也太猛了,要是我,我想我已經昏倒了!!!....

也因此,近來,部分學者主張,Crete的Minoan文化,可以算是”另一種典型”,不應看成是受兩河流域與埃及藝術影響下的文化,而是一種獨創性的第三種藝術典範,也確有其立論根據。但無論如何,在商業往來上,Crete地區已經是地中海貿易圈的一員,且與埃及、兩河流域往來密切,文化交流也非常頻繁,是不能否認的。 有趣的是,其中一個支持Crete文化是獨特性大於受影響性的指標,就是由藝術作品中發現,女性扮演作品主角的現象,在這裡非常地明顯!嗯,這點跟我家一樣…… 我太太應該前世是Crete島人無誤!!!
無論如何,在西元前1600年~1400年之間,Minoan文化忽然衰敗,消失。一直以來,此一”驟然消失”,有兩種可能的解釋,一是火山爆發摧毀說,二是北方蠻族入侵說;當然,也很有可能是火山爆發導致國力消退,然後北方蠻族---其實正是後來古希臘大哲學家一輩們的真正祖先---再入侵的結果。 那麼,Minoan,這個獨特的文化,究竟對我們所熟知的古希臘文化,有何影響呢?又埃及與兩河流域藝術,是否也對這一批”蠻族”的藝術,有著關鍵的影響呢?這一課題,就得從”建築藝術”的角度來解析了……
話說,在古希臘神話中,”愛琴海”(Aegean Sea)一地得名的神話故事,就與前述的Knossos遺址息息相關,故事內容,我這裡就不再贅述。關鍵點在於故事中有著牛頭人身,愛吃童男童女的怪獸,藏身於如迷宮般的宮殿中,最後被英勇的王子,運用線團避免迷路,最後將怪物給KO掉了等等,我想大家一定聽過…… 當中那座”神秘的迷宮”,正是”Knossos”遺址所展現出來的樣貌,如圖五的復原圖、圖六的平面圖所示。
換言之,此神話故事,是有一定真實性的。 此一”迷宮式的宮殿”,在稍晚出現於希臘本土的Mycenae(約BC1600-1100)遺址中,可以看到被應該屬於不同種族與文化的Mycenae(因為用的文字體系與Crete文明不一樣,一般將Mycenae使用的稱為線性文字B、Crete使用的稱為線性文字A)人加以繼承了,如圖七的Mycenae遺址復原圖所示。
另外,部分分析認為,Mycenae的繪畫作品,無論題材與風格都與Crete相似,如圖八所示,只是品質稍差。而這也是一項Mycenae藝術受到Crete文明影響的指標。

近年來,在Knossos的整理中,我們發現了一個文化繼承的現象,就是大約於BC1450年代起,Knossos使用的文字,由原本Minoan使用的線型文字A,轉為Mycenae線型文字B了,甚至,可在Knossos晚期的藝術中,看到了Mycenae藝術的移入後出現了兩者融合的跡證。
換句話說,很有可能,在前述的神話中所顯示的是,來自北方的Mycenae擊敗了南方的Crete島的Minoan文明,並且漸漸地將兩者本為敵對、且可能有文明高低之別的文化,合而為一。自此,成為Mycenae中有Minoan,Minoan中有了Mycenae(以Knossos遺址最為明顯),並且持續發展到BC1200年左右。 由這個結論看,也可以說,希臘本土的文化-Mycenae-吸收了Crete島的文明,自然而然地,也間接地將兩河流域與埃及藝術,帶入了歐洲本土的文化體系中。
不過,埃及與兩河流域藝術對希臘藝術的影響故事,並未在此終結…… BC1200年左右,Mycenae文明可能在受到東方的Dorian人入侵後,步入了黑暗時期,並持續到BC800年,荷馬史詩( Homeric Hymns)時代為止 。此一時期內,希臘藝術僅剩下了原始的幾何紋陶器等作品,歷史文獻也相當稀少。而在荷馬史詩後,希臘藝術步入了古風,或稱古拙期、古樸期(Archaic period in Greece,前800年前480年),才又有了新的一頁。(狹義點說,我們一般所指的Ancient Greece,多半談的是BC1200年以後的希臘)
比如,如圖九所示,約當完成於BC530,發現於Anavyssos,現存在National Archaeological Museum of Athens中,被稱為Kouros的雕像(Kouros 是此一時期形容此類男性裸體雕像的專有名詞,此一詞原意應指年輕的貴族男孩,而女性稱為Kore)。 還是可以看到明顯的埃及與兩河流域的影子。
特別由其站立的姿態有和埃及作品相似的"前跨的左腿",以及與兩河流域雕塑非常相近的典型的"頭盔般的髮型",來看;很明顯的,埃及與兩河流域藝術對希臘藝術的影響,並未因當中有黑暗時期的紛擾,而有所停頓。(請大家參照我之前的埃及與兩河流域藝術的網誌逕行比較)
不過,屬於此時其希臘人自己的藝術觀點,也能在此看出。那就是”裸體”的觀點,這在兩河流域與埃及藝術中,相當罕見。希臘古風期的藝術,其實也是外來與本土的結合啊!!!!! 有趣的題外話,現存於Istanbul - Museo archeologico中的一尊Kore雕像,在經由考據而重新上色後(如圖十所示),展現出彷如”紙札人”的樣貌……不過,這才是原本他們應有的真正外觀。七月看到這個作品,還挺怪的。不過,我們可以考慮把三義火車站的那尊嚇人木雕與這件作品,辦個交流展,應該很有話題的說....

可以說,此一多彩的外觀,與前述Minoan-Mycenae藝術,無論是否是巧合、還是繼承,竟是一致的。姑且不論目前尚難有定論的”黑暗時期”究竟發生了甚麼事?也暫不論黑暗時期是否真有一批來自東方的Dorian人入侵,也暫不論此一入侵是否造成了Minoan-Mycenae徹底性的崩潰,還是出現了另一次的Minoan-Mycenae間的文化繼承關係?我們都不能忽略,由客觀的現存作品中,無論是早期的Minoan-Mycenae文明,還是晚近的希臘古風期Archaic period in Greece,埃及與兩河流域的藝術,都對此地區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還有一個觀點,值得分享。部分建築史學者認為,古埃及中、新王國時期的神殿中的大殿,若由其剖面圖,如圖十一的Karnak神殿來看其柱樑結構的關係,

並與希臘藝術的巔峰其代表作之一,雅典的帕德嫩神殿Parthenon,如圖十二的梁柱結構相比,會發現後者僅是在埃及神殿的梁柱結構模式外側,加上了一個三角形的結構,成為一個新的立面而已。(把圖十一那高、低兩層的屋頂之四個頂點連線起來,並向上延伸到兩條延伸線彼此相交,就出現一個三角形立面了,不是嗎?)

可以說,希臘建築藝術,只是埃及建築”新瓶裝舊酒”的立面改良罷了! 以這個觀點來看,則埃及藝術對希臘藝術的影響力,到了希臘藝術的巔峰期,依然存在。
所以,簡單的說,無論是最早的歐洲文明 Minoan-Mycenae文化,或是稍晚的Ancient Greece,無論兩者間的接續關係為何,都與上古藝術中的埃及與兩河流域有所關連。 故而,回到本篇所要分享的重點,要認識西洋藝術史,就非得先認識兩河流域與古埃及藝術不可。
西方藝術的起頭,就是東方文化,再加上屬於自己的創見;就這樣,希臘藝術,”開鑼了”!!!!!

 

arrow
arrow

    asiaunique1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