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葫蘆猴分享之三---再省思

(圖一)
I、葫蘆猴分享前兩篇回顧與相關理論背景
上兩篇分享,提到了任何作品都有被從美學批判的必然性,反過來說,任何作品,也都具備了一定程度的美感,只是多寡而以---這是大師Panofsky在”論藝術史為一門人文學科”(The History of Art asa Humanistic Discipline)一文中,開宗明義的闡述!!!該文中,也說明了群眾、藝術家、評論家可以在促進藝術上,扮演怎麼樣的積極角色…
上兩篇也提到了,對作品的批判,必須要由完成作品來思考,會比較精準,只看圖面或影像,必然有其盲點---這是大師Gombrich於”鏡子與地圖---圖畫再現的理論”(Mirror and Map: Theories of Pictorial Representation. Ernst Gombrich. Published 13 March 1975.DOI: 10.1098/rstb.1975.0005.)一文中,提出過的觀點….
至於美學相對論與多樣論,這個問題蘇格拉底、柏拉圖、亞理斯多德就已經討論的夠多了,這些討論,就看看我的出版品吧!!!

II、葫蘆猴的文化多樣疊合不應是問題
更重要的是,兩位大師都不約而同地提到過,人類在文化與藝術層面上,會出現視覺經驗的調整、美感價值的融合,以及因視覺經驗的調整與融合,能開創出更多嶄新的作品。
比如Panofsky的”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: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Renaissance Art”一文,提到了基督教、希臘羅馬與中是繼北方日耳曼文化是如何融合為一,構成了文藝復興之基礎。
又如Gombrich 在大作Norm and Form一書中”The Renaissance Theory of Art and the Rise of Landscape”的章節,提到過歐陸風景畫如何影響了英國人的環境觀,又這樣的環境觀如何成為英國景觀設計的一項源流….
也就是說,認為葫蘆猴主燈,無法肩負起文化傳承,或是距離元宵燈節主題過於遙遠之事實,儘管為真,也未必是”全然負面”的!甚至,還有可能成為一種”開創”!!!

III、批判葫蘆猴美醜與讓它留下來都會有其積極意義
第二篇中我已經舉了批評會對藝術產生助益的典故,因此,我沒有一概否定群眾批評這樣的現象。不過,進一步來看,就算大家”現在都覺得他很醜”,在藝術的討論中,它也有被保留下來的價值與必要。有幾個不爭的歷史典故,已經驗證了這樣的”包容”,是如何地有正面價值!
首先,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的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,不就是最直接了當的史實嗎?他的作品在當下是”沒人欣賞”的,因此,沒有”真正的”公開市場成交”……相對之下,這次的葫蘆猴還有人欣賞喔(不然不會成交,何況這兩天試燈後,正面評價開始陸續出現了…)
可百年後的世界,會有人不肯定梵谷作品的藝術價值嗎???甚至,我們可以說,梵谷已經成為一種普世認同的”經典”,不是嗎???
這樣的例子,也有”換評價”來的比較早的案例,像Picasso的亞維儂姑娘(圖一、Les Demoiselles d'Avignon)剛出現時,畢卡索的好友布拉克Georges Braque,曾評論到,”他好像吞下了松節油,然後狂噴火焰,像個嘉年華的雜技演員,而非藝術家”,也有記載說,他的批判是” 就好像你把麻繩塞進我們嘴裡,還 灌我們汽油一樣”…
但無論如何,這些看似否定畢卡索的言論,不久後竟化為一個展現相同理念的呼應,布拉克畫了”大浴女”(圖二、Grand Nu)來回應畢卡索,最後,促成了Robert Hughes口中當代藝術新觀念的引入與的大爆發(參見The Shock of the New一書地一章所述)……
或許你會說,這件作品不可能,不過,我們都不是預言家的是吧!!!

(圖二)

IV、多元價值的融合能開創新局
Arthur Danto,在”藝術即理論”中,提過多元衝突下,不同價值觀彼此間可能的融合,將會為藝術的世界帶來更多的新發展與新契機,他甚至借用了最簡單的排列組合觀念,闡述這樣的多元變化。
換言之,在目前對葫蘆猴好壞交融的評論下,許多惡搞、許多新創意的出現,事實上也是本次事件的新延續,也可以說,這是葫蘆猴為這個社會帶來的新契機……Danto的理論,在這次的事件中,已然出現了!!!!一個因為充滿”爭議”的作品,激發起更多的”作品”,那麼,到底葫蘆猴有沒有價值呢???

V、延伸討論
1, 角度與光影真的會影響作品---藝術與時空結構的互動
請看近來的新聞,沒有一個角度能拍出當時創作者推出的模擬影片,對吧!因為那個角度在觀眾視覺上,是不可能”看的到”的。這是空間作用!!!再者就是光影效果會加分,也就是時間因素,在這裡發揮的作用!!!(白天就好像不能看???)
也可以說,我第一篇葫蘆猴的分享,有其道理囉!!!
2, 不必對台灣未來的美學悲觀
一來,我們在一件許多人認為醜的作品前,我們的社會已經進行許多”新創作”…這樣的反應,代表我們多樣化價值的開端!!!
二來,台灣許多角落已經默默地在自由競爭下出現了轉變,比如說,西門町有名的老店鴨肉扁,由Google街景中看的出一樓的店面比較凌亂(如圖三,放於對話中)。不過,前兩日我經過時,一樓店面已經煥然一新了(如圖四,放於對話中)
許多轉變,正默默地進行著,深在其中的我們,不一定能察覺……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葫蘆猴 藝文評論
    全站熱搜

    asiaunique1a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